当前位置 首页  疾病防治
免疫学家王宇歌:OmicronBA.2 和新冠原始株,可能不是同一种病毒了
发布时间: 2022-04-02 浏览次数: 943

当前,Omicron突变株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流行的主要毒株,其中,BA.2亚型的迅速传播给全球各地区带来了显著的病例增长。

BA.2
的特性如何?它的流行意味着什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学者、免疫学博士王宇歌 对此作出解读:


从病毒学和流行病学角度考虑,OmicronBA.2(奥米克戎)已经不是同一种病毒了,这对于所有处于疫情之中的大众而言,都是个关键信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忽视病毒的本身属性的防疫战斗是盲目的。


我从 11月底开始研究 Omicron病毒学和免疫学,已经研究了整整 4个月,我还转评了几百篇 Omicron的顶级期刊文献。


虽然从病毒学分类角度这么说不严谨,毕竟目前的5 VOC 突变株都是SARS-CoV-2 B.1谱系病毒,但我们从实验设计角度都认为Omicron 这个病毒和其他SARS-CoV-2已经完全不是同一种病毒。



因为它的病毒特性尤其决定其感染和传播能力的S蛋白特征、血清学特征及免疫逃逸、传播能力、致病性、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已经和2020 年初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野生型完全不同了。


SutterHealth 估计 Omicron传播系数 R0=7.0,因而推算出BA.2 R0 高达9.1,而野生型R0=2.79


R0=9.1意味着在无防疫措施的情况下,一个人可以传播给9 个人,结合潜伏期3 天,倍增时间(doublingtime23.3天,因此无疫情防控措施该突变株可见指数型增长。



但目前上海和全国的增长被没有呈现指数型增长,说明在防疫措施和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病毒实际传播系数Rt很低。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和全国的防疫措施都是奏效的。


我说 Omicron已经是一种新病毒,是因为 BA.1R0=7.0,使 Omicron的传播系数达到了高传染性的腮腺炎的水平。



但是腮腺炎疫苗接种可以起到持久免疫的作用,而Omicron却可以发生免疫逃逸,它和疫苗所使用的SARS-CoV-2原始野生型的血清学特征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病毒,这是因为Omicron S 蛋白上有32 个突变。



所以 Omicron相较于原始野生型,相当于发生了抗原漂移(antigendrift)的两种不同血清型的流感病毒。


Omicron在很多国家引起的主要是无症状感染,在南非85.3%感染是无症状感染;在疫苗接种率较高的英国其病死率已经低于流感,而两年前,SARS-CoV-2原始野生型造成的病死率是流感的 3468倍。



另外 Omicron具有明显的鼻嗜性,缺乏肺嗜性。因此,这些再次印证了Omicron SARS-CoV-2原始野生型,引起的是两种不同疾病。


所以认为,对待 R0=2.799.1,病死率差距几十倍的两种病毒采取同样的公共卫生方法显然是没有看到敌我两方中敌方的发展和变化。虽然上文中我说目前的公共卫生方法奏效,但随着R0 上升,它的代价也越来越高。



另外我之前说过,严格的lockdown 方法应对R0 超过9的病毒会遇到挑战,这种方法会使病毒感染者数量不会出现指数型激增,但也不会迅速形成免疫屏障从而出现拐点,因此这种日增感染会持续。


最后,疫情已经进入第三年了,还是希望很多大家能记住一些流行病学基本概念比如R0,从而对疫情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仅仅看了更多公众号和微博的疫情相关时政文章。


Scienceis to empower the public, misinformation is to drive a wedge withinthe public.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